首页>资讯 > >正文

【天天快播报】2023年一季度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排行榜:8家寿险不达标!


(相关资料图)

日前,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2023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,陆续披露完毕。

关于一季度行业和险企的重要内容,比如,利润、保费等,“13精”已经进行过专题分析,相关链接详见文末~

今日,再来看看各家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情况吧!

01

偿付能力充足率排名榜

78家寿险公司,8家不达标

注:本文统计截止时间为5月14日

2021年年初,银保监会正式下发《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》,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!

按照新规要求,衡量偿付能达标与否的指标包括3个: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、风险评级。

因此,只有满足综合≥100%,核心≥50%,风险评级≥B类,三项要求的公司,才是“偿付能力达标公司”。

据此统计,2023年一季度共有8家险企,为偿付能力“不达标”机构。

此外,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部分尚未披露审计后偿付能力充足率数据的公司,根据2022年四季度审计前数据计算变化值。

本次榜单仅包括78家险企的数据,其余未披露的公司,还是曾经那些,比如,大家系的公司,华夏人寿、天安人寿等。

部分养老险公司的风险评级暂无,是因为公司开展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不久,暂未有相关评级结果。

02

2家偿付能力“不足”

其余险企风险评级为C/D

2家险企,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<100%!

需要注意的是,在8家偿付能力“不达标”机构中,有2家公司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评级,至少两个偿付能力的指标,都不达标。

也就是说,从偿付能力充足率看,已经处于“偿付能力不足”状态,这2家公司分别是三峡人寿、北大方正。

2022年,两家公司分别亏损8亿和1亿,2023年一季度,两家公司又亏损1.08亿和0.39亿。

其余“不达标”险企,则是因为上一季度风险评级为C或D。

幸福人寿和长生人寿:昔日两大AMC持牌的险企,如今风险评级下降,变不达标机构..

此外,与2022年四季度相比,部分险企因风险评级下降,变为不达标机构。

比如,幸福人寿和长生人寿,均因上一季度风险评级降至C,成为不达标机构。

两家公司有一个相似点,就是幸福人寿的前股东是中国信达,与长生人寿的大股东长城资产一样,都是AMC公司。

其中,幸福人寿评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可资本化风险评级得分下降 。

长生人寿评级下降的主要原因,是部分操作风险指标有所下降。

2021年,长生人寿的大股东,长城资产和其全资子公司,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,转让长生人寿70%的股权。

对于转让的原因,主要是长城资产作为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,要回归主业。

但是,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股权转让被耽搁了许久,目前该项目已经被中止。

由于公司目前正处于股权转让阶段,受此消息的影响,公司从机构到总部层面的员工稳定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,从而导致部分操作风险指标有所下降。

03

偿付能力“不达标”

或者充足率偏低,影响很多

被约谈,业务、机构开展受限

一直以来,大家很关心偿付能力指标,是因为一旦不达标,可能会被采取监管措施,比如,限制高管薪酬、暂停新业务等。

根据银保监会披露,2022年,全系统就偿付能力相关风险,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谈话128家次,发送监管风险提示函65家次,下发监管意见书22家次,采取行政监管措施5家次

此外,偿付能力充足率偏低,也会影响一些业务的开展。

2022年中下旬,就有三家险企因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,宣布将暂停互联网人身险业务,分别是爱心人寿、中韩人寿、英大人寿。

今年,前文提到的因风险评级下降,变为不达标机构的长生人寿,也宣布暂停互联网人身险业务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